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导学案
【学习目标】
1.整体感知课文内容,理清文章脉络。
2.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,把握文章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,品味生动、准确传神的语言,丰富语汇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。
3.通过朗读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,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。
【学习重点、难点】
1.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,品味优美的语言。
2.领略百草园的乐趣,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。
一、导入新课(课前播放歌曲《童年》)
同学们,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。童年的时光是自由快乐的,童年的时光是幸福难忘的。然而,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,踏上带点“压力”的求学成才之路。这是人生中的一次伟大的转折。今天,我们来学习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这篇课文,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。
二、出示学习目标(屏示)
1、理清文章脉络。
2、领略百草园的乐趣,学习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。
3、品味生动、准确传神的语言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。
三、研读赏析
由复习作者及《朝花夕拾》引出:
“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,然而委实不容易。”
——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小引(鲁迅)
师:整理《朝花夕拾》时,正是鲁迅先生心情最苦闷的时候,他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,来排除目前的苦闷,寻一点“闲静”,寄一丝安慰。可以说《朝花夕拾》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。
1、首先,从题目来看,你获得了哪些信息?
(明确:表明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,从……到……;也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:百草园、三味书屋。)——空间顺序
(板书:百草园 三味书屋)
2、师: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个字连接起来的?(到)
板书:从 到
师:(顺势)“到”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呢?第几自然段?(第9自然段)
师:是的,第9自然段就起到了“到”字的作用连接起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,那么这个自然段起到了什么作用?——(过渡作用)也就是写“百草园”的内容是哪些段落?(1-8自然段)写三味书屋的内容是10-24段。
3、师:首先让我们走进“百草园”,去领略百草园的乐趣吧!
请默读第一段,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。
提示:用“XX是XX”的句式概括。(明确:百草园是我的乐园)
板书:乐园
师问:快速浏览2-8段,思考并讨论: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“乐园”?到底有哪些乐趣?(小组讨论)
学生回答时板书
板书:美景趣物 神奇传说 雪地捕鸟
4、师小结(明确:因为百草园中不仅有美丽的植物,有趣的动物,还有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,冬天的百草园因为可以捕鸟,也变得别有情趣,所以百草园在那时是“我”的乐园。)
看来百草园还真的很有意思呢,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那里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动植物吧。第几段?(第二段)
师:齐读第二段,然后勾画这一段写了哪些有趣的动植物?
学生回答后,展示图片
(明确:菜畦、石井栏、皂荚树、桑葚、鸣蝉、黄蜂、叫天子、油蛉、蟋蟀、蜈蚣、斑蝥、何首乌藤、覆盆子……)
5、师:这一段描写景物,有近景,有远景;有静态,有动态;有视觉、听觉,还有味觉。百草园的一切,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,情趣盎然。这么多的景物集中在这里,作者是如何把它们安排的井然有序的?
师:(站在学生中间边朗读边做出观看的神情)碧绿的菜畦(略低头)、光滑的石井栏、高大的皂荚树(抬起头)、紫红的桑葚(仰头)……
(由低到高写植物——静态)
师:那么这些呢?(大屏幕展示动物画面,自高至低:鸣蝉、黄蜂、叫天子)
生:(齐声)又从高到低最后又高了。(由高到底写动物——动态)
6、师:“不必说……也不必说……单是……”中,哪个是强调的重点?(单是后面的内容,即短短的泥墙根一带。)
先用两个“不必说”,再说“单是”,就从整个百草园写到了泥墙根一带,这是从整体到局部。作者略写整个百草园是先写植物再写动物,那详写泥墙根一带是先写?(动物)再写?(植物)。(视觉、听觉、味觉)
7、那么,泥墙根一带什么好玩的?(找蜈蚣,玩斑蝥,拔何首乌,摘覆盆子)
师:是的,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这样多有趣的东西了,那么这整个百草园更是有——无限趣味!
8、这里有好玩的(找蜈蚣,玩斑蝥,拔何首乌,摘覆盆子),还有好吃的(桑葚、“又酸又甜”的覆盆子——味道,比喻),还有好看的(菜畦是“碧绿”的,桑葚是“紫红”的,菜花和黄蜂是黄的——颜色;石井栏是光滑的,皂荚树是高大的,黄蜂是肥胖的,何首乌的根是臃肿的,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——形态),还有好听的(鸣蝉“长吟”,油蛉“低唱”,蟋蟀“弹琴”——拟人)……这里有春天的桑葚、菜花,有夏天的鸣蝉,有秋天的蟋蟀……这里真叫有声有色,有滋有味啊。 真是“形、声、色、味俱全,春、夏、秋景皆备”!
(板书:形声色味俱全 春夏秋 皆备)
9、小结:鲁迅先生果然是文学巨匠、语言大师,连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都经常表扬鲁迅,他曾经说,他学生中周树人是最聪明的,不是一般的聪明,他读书读得深刻,作文更深刻!比如这一段,聊聊几笔就写出了景物的形、声、色、味,先整体略写,再局部详写;先从低到高地写植物,再从高到低地写来动物。它们配合起来,使写景不仅层次井然,条理分明,而且活泼多姿。百草园里每一寸土地都这样让作者觉得充满趣味!
10、是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去玩?(不是)你从哪里发现的?(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说“长的草里是不去的”)
师:为什么不去呢?(因为听说有美女蛇……)——赤练蛇
师:这个故事是谁说给“我”听的?(长妈妈)
从写作顺序来说,这个故事属于?(插叙)
11、师:请大家速读文章的3-6自然段,过一会儿,我要请个故事高手给我们将讲一讲美女蛇的故事!
(小组讨论准备,并提醒学生讲故事时要注意叙事的六要素)
12、抽一学生上台来讲故事,请大家认真听故事,边听边思考,从中你能否悟出些道理?
13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——(生齐读第6自然段“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……”)看来这道理我们都明白了。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是不是就吓着了?换作是你,敢不敢接近那里?(害怕?向往?是不是很想得到“飞蜈蚣”?)
那插入“美女蛇的故事”有什么作用呢?
(明确: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,使它更有情趣。)
14、师:看吧,百草园里趣味无限!春天有太多美景供我们欣赏,有太多有趣的动物植物,夏天可以听蝉鸣和美女蛇的传奇故事,秋天还可以在蟋蟀的歌唱声中吃着覆盆子……可是冬天就不好玩了,就连作者自己也说“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”!
是这样吗?(不是)——从哪里看出来?(雪一下,可就两样了)
师:有什么不一样啊?可以干什么?(可以捕鸟!)
师:什么时候才能捕鸟?(雪下了三两日。鸟儿找不着食了。)
15、师:如何捕鸟?——请一位同学读第七自然段,其余同学画出描写捕鸟的动词并体会其作用。
“扫开一块雪,露出地面,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,下面撒些秕谷,棒上系一条长绳,人远远地牵着,看鸟雀下来啄食,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,将绳子一拉,便罩住了。”
师:原来冬天的百草园真的是别有趣味。请大家看着大屏幕,我们一同回顾一下捕鸟的全过程,请注意那些红色的词语。
生齐读屏幕上的内容,师在讲台上示范文中提到的一系列的过程。
师:老师问问你们,你们现在会不会捕鸟了?
生:(齐声笑答)会——
师:把你们的手伸出来,跟我们一起来试一试。“扫开一块雪……”(生边大声读边比划捕鸟的全过程)
16、我们为什么这么快就学会捕鸟了呢?
(因为作者把每一步都写得很十分清楚,能准确地使用动词。)
(扫、露、支、撒、系、牵、看、拉、罩。作用:准确地写出捕鸟时的动作和紧张心情,也写出雪地捕鸟的无限乐趣!)
师:“雪地捕鸟”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,却连用9个表示动作的词,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了。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,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。请你模仿文中“捕鸟”片段,选一个你熟悉的活动(如钓鱼、打篮球、擦黑板、骑自行车……)进行仿写,表现系列动作,注意用词准确。
生同桌两人一小组讨论交流。——训练动作描写
举例:【方法活用,片段作文】
A他弯着腰,篮球在他的前后不停地打着节拍。他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,一直在寻找“突围”的机会。突然,他加快了脚步,一会儿左拐,一会儿右拐,冲过了两层防线,他终于来到筐下,一个虎跳,转身投篮,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,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。
师:是的,大家要学会准确使用动词,这样能生动地再现人物活动的画面。
17、小结:看来,百草园的乐趣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那么有声有色有味有趣!
板书:冬
过渡,师:可惜这百草园无拘无束、快乐自在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,日子一天天地长大,作者不得不离开他深深眷恋着的地方,我们可以想想——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被押解着,一步三回头,他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,无助地一次又一次地回望着他的乐园。他不想走啊,又不得不走,他要去(生齐答三味书屋)上学了,还是附近最严的书塾!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“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,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,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,……都无从知道。总而言之: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。Ade,我的蟋蟀们!Ade,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!……”
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?用疑问、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,表现了“我”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、依恋和无奈的感情。这里表现了“我”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。
下面请大家齐读文章第9自然段的后半部分。请注意语速、语调,要表现出情感,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读好的!
18、师总结:(边总结边勾勒板书内容)
在“我”的眼里,百草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,一切都是那么新鲜,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怀恋……无论是拔何首乌藤还是按斑蝥,无论是雪地捕鸟还是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,处处充满无限趣味!百草园就是我的“乐园”!那“三味书屋”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?我们下节课继续研读赏析。
19、作业:片段作文《童年的乐园》(不少于300字)
童年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记忆,冰心诗言“童年啊!是梦中的真,是真中的梦,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”同学们,请将我们“掉了”的童心就赶紧“拾起来”吧!(大屏幕出示作业)请大家带着童心带着慧眼去探访自己的童年,用儿童的稚言稚语记录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