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!
0825-7820632

学校印象

大英县实验学校“四五”发展规划

作者:时间:2015-10-19

大英县实验学校“四发展规划

2015.92020.8

一、第个五年实施概况

大英县实验学校兴建于20008,是县委县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。建校十五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三个五年发展规划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业绩。特别是第三个五年规划的成功实施,使学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。一是坚守办学思想。弘扬“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喜悦”的办学理念,秉承“精神引领、制度规范、情感凝聚、竞争激励”的办学思想,坚持“质量立校、科研兴校、特色誉校”的治校方略,坚持实施爱心教育,坚持实施赏识教育,坚持实施生本教育,学生精神面貌焕发光彩。在“锅碗理论”、“木桶原理”的基础上,学校再以“老鹰精神”开启精神洗礼,从而铸就出实验人“高山揽月”的豪迈气魄“山高为峰”的壮阔情怀、“五洋捉鳖”的务实精神。二是学校面貌焕然一新。“三五”期间,学校投入800多万元,新建了逸夫楼、博雅楼等教学办公用房两栋共5000余平方米,新建学术报告厅、图书阅览室、多功能教室3个共约600平方米,改建文化橱窗10个、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,购置了大批师生阅览书籍、教育教学用品,使学校硬件设施设备达到一流,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。三是学生人数保持高位。“三五”期间,学生人数年年保持在4200人左右,保持68个班的办学规模,赢得了学长赞誉,赢得了社会肯定。四是学校获得荣誉如著。“三五”期间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年年荣获全县一等奖;学校先后获得市、省、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、全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校、四川省首届川派初中名校、四川省少先队先进集体、遂宁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等100多项殊荣。彰显了学校的办学实力,彰显了学校的办学魅力,彰显了学校的办学活力。

二、第个五年发展规划

(一)指导思想

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实现伟大中国梦为引领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,严格按照教育要“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”的要求,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,确立“以人为本”的现代教育理念,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,为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、健康、和谐发展服务,并不断朝着“规划高起点,设施高标准,管理高水平,教学高质量”的办学目标迈进,争创中华名校。

(二)奋斗目标

1、办学目标

把学校办成“校园和谐化、教育效能化、发展个性化”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
校园和谐化:安全文明、美化舒适、尊重鼓励、友爱关怀、互助共营

教育效能化:服务品质、质量管理、有效教学、德育实效、研究改进

发展个性化:人本价值、多元课程、校园文化、个性活力、进步成功;

2、培养目标

培养“有爱心、负责任、勤学习、善行动”的现代青少年。

有爱心:乐群、友善、关怀、互助

负责任:明理、诚信、踏实、知行

勤学习:乐学、善思、勤奋、进步

善行动:主动、聪慧、果敢、有效

3、创建目标

在成功创建遂宁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、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,创建中华课改名校。

4、质量建设目标

德育质量:爱国、勤学、守纪、懂礼、博爱、协作、和善;

教学质量:小学、初中年年保持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;

发展质量:大器、大气、和谐、宁静、温馨、幸福、成功。

5、重点发展项目

九年一贯制学校“古典诗词教学”的实践与研究。

(三)总体工作思路与措施

1、推进制度改革,提高管理效益。

学校管理将努力实践以一流管理,育一流人才,创一流业绩的办学承诺,朝着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特的特色目标迈进,始终把办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在管理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育人理念,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、科学化、人文化,塑造一个和谐、稳定的教育环境。

1健全学校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,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,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、学生教育管理改革、教师聘任制度改革、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等,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和末位待岗制度,并将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更新,将创新与科学管理理论相结合,强化系统管理,即目标系统、管理系统、评价系统、信息反馈系统等,以充分完善依法治校、以德治教、优胜劣汰、民主监督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,让学校的全盘工作运转有序,让学校更富生机和活力。

2学校还将继续加强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,不断改进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,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统揽全局的能力,增强执行力,要让教职工对领导成员感到可靠、有责任心、有胆略、力求革新,在领导成员个人方面,要具有高尚的党性修养、明确的办学方向、创新的管理意识、精明的管理策略和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,能勤政廉政,锐意改革,不断进取,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领头人,事业中的引路人,生活中的贴心人,让整个班子形成一个战斗力、凝集力极强的整体,带领全校教职工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改革与发展的任务。

2、推进名师工程,加快培养步伐。

学校将加快教师队伍的培养步伐,深化名师工程,要在较短时间内,再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坚定、作风端正、业务过硬、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。

一是在教师中深入开展讲师德,正校风,强素质,树形象的师德教育活动,并大力倡导广大教师把做学问做人统一起来,在行为上做学生的表率,在事业上做学生的榜样,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,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,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,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,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

二是狠抓学历和技能培训,继续鼓励教师参加自考、函授等形式的学历考试,力争到2020年学校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学历、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达到90%以上,并积极参加国省市的继续教育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培训,确保培训合格率达到100%,优秀率达到30%

三是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程,确立青年教师一年入格,两年合格,三年立格,四年优秀,五年骨干,六年名师的培养目标,采取结对子、压担子、搭台子的策略,鼓励教师争当领头雁,为青年教师的成长、成才、成名创造机会,力争在2020年学校的中青年优秀教师能占专任教师的60%以上,骨干教师能占专任教师的40%以上,教学名师能占专任教师的20%以上

3、狠抓教育教学,育人质量上台阶

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,质量是学校的生命。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,实行政教管理人员职责制,实行学校行政领导年级蹲点负责制和首责制,狠抓教育教学全过程。

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。 切实贯彻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,要以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为依托,培养学生爱班级、爱学校,爱父母、爱老师的情感。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,培养学生爱祖国、爱人民、爱劳动、爱科学、爱社会主义,逐步形成学生对家乡、对祖国的亲切依恋之情,尊敬长辈,诚实守信,团结同学,关心他人。培养民族自尊心、自信心和责任心,激发爱国热情,树立起建设家乡,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。

2强化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。加大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力度, 努力使学生在文明礼仪、社会公德、学习态度、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,学生的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约束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。加强良好的班风、学风建设,逐步培养学生维护社会公德的观念,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。

3健全法制教育。 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、团队活动等多种途径,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,普及《宪法》、《国旗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义务教育法》等有关法制的教育,使学生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,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,使“生活中有法”的观念深深的植根于学生的心中,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

4)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,不断健全人格,克服心理障碍,增强积极向上、适应环境的能力。提高学生科学地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生理、心理变化的能力,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。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,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。巩固市级和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成果。

5)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及艺术涵养。让学生克服科技创造发明的畏难情绪,积极投身于小制作、小发明、小创造的热潮中。加大艺术教育力度,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,会画画、会识谱至少会一种乐器,会一种舞蹈,会写一手漂亮字

6)加强体育卫生工作。体育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体能上,让每一个学生至少都会玩一种球,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力争进入前三名。增设专职校医,设立卫生室,健全学生健康档案,做好饮食卫生工作。

7)初中、小学毕业班质量评估应保持每年全县前两名

8)狠抓安全教育,确保校内外不发生安全事故。

总之,学校要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让学生学会做人、学会求知、学会劳动、学会生活、学会健体、学会审美,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。

4、深化教育科研,增强发展后劲。

在加强对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常规的同时,学校更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,使教师在实践中掌握现代创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理论,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,做到一专多能,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+特色人才。

1“以教育科研为抓手”,确立学校发展方向——科研型学校确立教师发展方向——研究型教师确立人才培养模式——善思考、勤质疑、敢创新、勇实践。力争抓出成效,五年内教科研工作要继续走在全县乃至全市最前列。,

2要大力开展练功敬业活动,要求每个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、人才观、质量观,把好教法关、学法关、学生关,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,夯实基础,争创优秀教案、优质课、优秀成果,从而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、教学研究能力、组织管理能力、撰写论文能力、社会活动能力等综合素质,充分发掘施展教师各方面的才华。

3在今后五年内,要努力申报、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1—2个,省、市级课题2—3个,县级课题6个,力争三至五个课题成果获得县市一等奖,一至两个课题成果获得省一等奖或二、三等奖;力争培养出省特级教师1名、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、市级的学科带头人5、县级名师15名。带动提高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和师资水平,使学校的教育事业长盛不衰,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上一层楼。

  5加快环境建设,创设现代化校园。

过去的几年,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,学校多方筹措资金,进

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改造和建设,校园面貌大为改观。今后五年,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,推动学校继续持续快速发展,向一流学校的目标不断迈进,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,努力创造各种条件,推进各项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建设。

1大力加强硬件建设。预计于2017年完成3000M2的综合楼建设(现小学一年级的平房改建成为四层楼的综合教学用房)2017年完成2间电化教室、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、1间多媒体阶梯教室的建设,2018年初中部全部、小学部分建成现代化网络教室,更新校园网络,建设教学网络平台,为教学提供网上资源。增加图书室藏书,五年内藏书达到100000册,使学校初步具备现代化的办学硬件条件。

2长期深入开展以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,充分开发德育资源,继续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,浓厚校园文化氛围,并不断净化、绿化、美化校园环境,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,实现办学条件的规范化,从而创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校园。

6、落实教育方针,形成办学特色

近几年来,学校适应大英县教育发展的需要,担负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育人任务,办学规模急剧扩大,预计在校生在五年内将保持在4000人左右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推动名师工程,给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师资保证。另一个方面要发挥学校传统学科的优势,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,建设一些有利于学生特长发展的小成才基地。此外,要立足于大英实际和学校校情,重视校本研究,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,开展校本研究活动,构建和完善一系列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,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,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。

励精图治载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五年规划,是学校发展的蓝图,它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要求,昭示着学校的美好明天。未来的五年,实验学校将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,同心同德,努力奋斗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,提高质量,办出特色,不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,为大英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我们坚信,随着规划的实施,目标的实现,五年后的实验学校将是大英、遂宁乃至全省教育一道更亮丽的风景


热门标签:

学校印象

热门信息